ChatGPT能写高考作文引发热议:本届考生该不该用? ,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ChatGPT等AI工具已能生成逻辑清晰、语言流畅的文本,甚至可模仿高考作文风格。这一能力引发教育界广泛讨论:考生是否可利用此类工具辅助写作?支持者认为,AI能提供灵感、优化表达,帮助学生提升效率;反对者则担忧依赖AI会削弱独立思考与原创能力,且可能涉及学术不端。多地考试规定明确禁止使用AI生成内容,但技术迭代仍倒逼教育体系重新审视评判标准。专家建议,学生应合理利用AI作为学习工具,而非替代创作,同时需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以应对人机协作的新时代挑战。
本文目录导读:
每年高考作文题一公布,网上就会冒出各种"AI生成的高考满分作文",今年ChatGPT火了,不少人用它来写高考作文试试水,问题是:AI写的作文真能拿高分吗?考生用了算作弊吗?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事。
一、AI写作文的真实水平
我拿去年全国卷的"跨越,再跨越"题目试了试,让ChatGPT写了篇800字作文,结果挺有意思——结构工整得像模板,开头结尾都是标准排比句,中间三个分论点配上名人名言,但细看就发现问题:例子全是爱迪生、居里夫人这些老掉牙的素材,论述就像在百度百科摘抄,完全没有"人味儿"。
阅卷老师最烦什么?就是这种"正确的废话",去年北京某重点中学老师跟我说,他们用AI生成的作文做测试,打分基本在42-48分(满分60)徘徊。"像穿着校服跳舞,动作标准但没灵魂。"
二、考生用AI的三大风险
1、查重风险:现在考场都配AI检测系统,浙江有个考生模考时抄了ChatGPT的作文,系统直接标记"疑似机器生成",最后得了零分,更尴尬的是,AI自己写的段落也可能被其他考生复制,导致雷同卷。
2、套路陷阱:AI最爱用"首先其次最后"的八股结构,而近几年高考高分作文恰恰在打破套路,比如2022年浙江卷"创新人才",有篇满分作文通篇用程序员术语写代码式人生,这种个性化表达AI根本学不来。
3、价值观硬伤:有老师让AI写"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",结果文章冒出"保持社交距离是西方先进经验"这种话,高考作文讲究政治正确,AI可不懂这些潜规则。
三、聪明人的用法
真正会用的考生都在拿AI当"素材库":
- 让它生成10个相关名言典故,自己筛选改写
- 输入模糊想法,看AI怎么组织语言框架
- 把写好的作文输进去,让它提修改建议
北京海淀有个学霸就这么干:先手写草稿,再用AI检查逻辑漏洞,最后手动把机械表达改成口语化短句,去年他的作文拿了56分,比纯AI生成的高出近10分。
四、最关键的判断标准
高考作文本质上考的是"人"的思考,去年新课标卷要求写"故事的力量",有篇高分作文讲外婆用童谣教自己做人的道理,这种带着体温的记忆,AI永远编不出来。
所以别纠结AI能不能写作文了,倒不如想想:当机器都能凑出800字时,什么才是真正值钱的表达能力?或许就像江苏某阅卷组长说的:"现在缺的不是辞藻,是能让我在改了几百份卷子后突然坐直的真心话。"
网友评论